泊馬度胺 vs. 來那度胺:多發性骨髓瘤二線治療如何選?
藥物機制與適應癥差異
來那度胺:第二代免疫調節劑,通過抑制腫瘤血管生成、調節免疫微環境及直接誘導凋亡發揮作用,適用于至少接受過一種治療的MM患者。
泊馬度胺:第三代免疫調節劑,對來那度胺耐藥細胞仍具活性,適用于至少接受過兩種治療(包括來那度胺和蛋白酶體抑制劑)的RRMM患者。
療效對比
一線治療失敗后的二線選擇:
來那度胺:MM-009研究顯示,來那度胺+地塞米松(Rd)方案治療RRMM,中位PFS為11.1個月,ORR為61%,中位OS為29.6個月。
泊馬度胺:MM-003研究顯示,Pd方案治療RRMM,中位PFS為4.0個月,ORR為29.2%,中位OS為12.4個月;但在三藥方案(如DPd)中,中位OS可延長至56.7個月。
耐藥機制下的療效差異:
來那度胺耐藥患者中,泊馬度胺單藥ORR為7.4%,聯合地塞米松后ORR提升至29.2%。
泊馬度胺對高風險細胞遺傳學異常(如del(17p)、t(4;14))患者仍具活性,而來那度胺對此類患者療效有限。
安全性對比
不良反應 | 來那度胺+地塞米松(Rd) | 泊馬度胺+地塞米松(Pd) |
3/4級中性粒細胞減少 | 41% | 48%-60% |
深靜脈血栓 | 6%-15% | 3%-5% |
周圍神經病變 | 15%-20% | 5%-10% |
感染 | 20%-25% | 25%-30% |
臨床選擇策略
優先泊馬度胺的場景:
對來那度胺和硼替佐米雙耐藥的患者。
存在高風險細胞遺傳學異常(如del(17p))的患者。
優先來那度胺的場景:
一線治療失敗后,尚未對來那度胺產生耐藥的患者。
需避免高毒性三藥方案(如DPd)的老年或虛弱患者。
經濟性與可及性
來那度胺:國內醫保覆蓋后,年治療費用約10-15萬元。
泊馬度胺:未納入醫保時年治療費用約30-40萬元,但可通過臨床試驗或海南博鰲樂城先行區獲取,部分患者可申請慈善援助。
通過合理選擇藥物及優化劑量方案,泊馬度胺和來那度胺均能為RRMM患者提供生存獲益,需根據患者耐藥狀態、基因特征及經濟條件綜合決策。
泊馬度胺仿制藥已在老撾上市,仿制藥是一種治病的新選擇,如需購買,可自行出國就醫, “海得康”作為一個專業的醫療咨詢平臺,為患者提供有關該藥物的詳細信息和個性化建議。海得康有著豐富的國際新藥動態知識和經驗,能夠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專業咨詢服務。如有需要,可以撥打服務熱線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來獲取幫助。請注意,所有關于藥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都應僅作為參考,并不應替代醫生的專業建議。在決定使用或更改任何藥物治療方案之前,務必與醫生進行充分的溝通和討論。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