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達替尼治療FGFR突變尿路上皮癌:客觀緩解率達40%,精準治療再突破
FGFR2/3變異在尿路上皮癌中的發生率約為20%,傳統化療對此類患者的療效有限。厄達替尼作為首個獲批的FGFR抑制劑,通過抑制FGFR1-4的磷酸化和信號傳導,顯著延長了患者的生存期。
臨床研究數據
BLC2001研究:
一項Ⅱ期單臂試驗(NCT02365597)納入87例攜帶FGFR2/3變異或融合的轉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均接受過至少一線化療。結果顯示:
客觀緩解率(ORR):40%,其中完全緩解(CR)率為3%,部分緩解(PR)率為37%;
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5.5個月;
中位總生存期(OS):13.8個月。
THOR研究:
一項全球Ⅲ期隨機對照試驗(NCT03390504)比較了厄達替尼與化療在FGFR變異尿路上皮癌患者中的療效。共納入266例患者,按1:1隨機分組。結果顯示:
ORR:厄達替尼組為45.6%,化療組為11.5%;
中位PFS:厄達替尼組為5.6個月,化療組為2.7個月;
中位OS:厄達替尼組為12.1個月,化療組為7.8個月。
療效與安全性對比
療效優勢:
厄達替尼在FGFR變異患者中的ORR顯著高于化療(45.6% vs. 11.5%),且PFS和OS均延長近一倍。對于既往接受過免疫治療的患者,厄達替尼的ORR仍達40%。
安全性:
≥3級治療相關不良事件(TRAE)發生率為62%,主要包括高磷血癥(13%)、口腔炎(8%)和手足綜合征(6%)。因TRAE導致停藥的患者比例為14.1%。
耐藥機制與應對策略
耐藥機制:
循環游離DNA(cfDNA)檢測發現,厄達替尼耐藥主要與FGFR3守門人突變(如G2032R)和旁路信號通路激活(如PI3K/AKT突變)相關。
應對策略:
聯合FGFR4抑制劑或PI3K抑制劑可能克服耐藥,目前相關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中。
臨床應用建議
適用人群:
攜帶FGFR2/3變異或融合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
既往接受過含鉑化療和/或免疫治療的患者。
劑量調整:
起始劑量為8 mg/d,若第14天血磷水平≤9.0 mg/dL且無相關TRAE,可增至9 mg/d。
監測要求:
治療期間每月監測血磷、肝功能和電解質,每8周行影像學評估療效。
厄達替尼作為FGFR變異尿路上皮癌的精準治療藥物,顯著提高了患者的ORR和生存期,成為化療和免疫治療失敗后的標準治療方案。
厄達替尼仿制藥已在老撾上市,仿制藥是一種治病的新選擇,如需購買,可自行出國就醫, “海得康”作為一個專業的醫療咨詢平臺,為患者提供有關該藥物的詳細信息和個性化建議。海得康有著豐富的國際新藥動態知識和經驗,能夠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專業咨詢服務。如有需要,可以撥打服務熱線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來獲取幫助。請注意,所有關于藥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都應僅作為參考,并不應替代醫生的專業建議。在決定使用或更改任何藥物治療方案之前,務必與醫生進行充分的溝通和討論。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