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扎盧胺的癲癇風險:哪些患者需謹慎使用?
恩扎盧胺作為新型雄激素受體信號抑制劑(ARSi),是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的一線治療藥物,但其癲癇發作風險是臨床關注的重點。本文基于臨床試驗數據,分析癲癇風險的機制及高危人群特征。
1. 癲癇風險發生率
臨床試驗數據:
在PREVAIL研究中,恩扎盧胺組癲癇發生率為0.9%(15/1717例),顯著高于安慰劑組的0.1%(1/858例)。AFFIRM研究顯示,恩扎盧胺單藥治療mCRPC患者的癲癇發生率為0.6%(10/1717例)。
劑量相關性:
劑量遞增研究顯示,每日劑量≤240mg時未報告癲癇發作,而每日≥360mg時癲癇發生率顯著增加。
2. 高危人群特征
既往癲癇病史:
有癲癇發作史的患者使用恩扎盧胺后癲癇復發風險增加。
合并神經系統疾病:
腦部腫瘤、腦轉移、腦卒中后遺癥或顱內感染患者癲癇風險較高。
代謝異常:
低鈉血癥(血鈉<130mmol/L)或嚴重肝腎功能不全(Child-Pugh C級)患者癲癇風險增加。
藥物相互作用:
聯合使用強效CYP2C8抑制劑(如吉非貝齊)或CYP3A4誘導劑(如利福平)可能影響恩扎盧胺代謝,增加癲癇風險。
3. 癲癇發作機制
GABA能神經抑制減弱:
恩扎盧胺可能通過抑制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經傳遞,降低癲癇發作閾值。
血腦屏障滲透性增加:
高劑量恩扎盧胺(≥360mg/d)可能增加血腦屏障通透性,導致中樞神經系統毒性。
電解質紊亂:
低鈉血癥是恩扎盧胺相關癲癇的常見誘因,可能與抗利尿激素分泌異常綜合征(SIADH)相關。
4. 臨床管理建議
用藥前評估:
詳細詢問癲癇病史、神經系統疾病史及用藥史,避免用于有癲癇病史或未控制的神經系統疾病患者。
劑量調整:
對高危人群,初始劑量可調整為80mg/d,逐步滴定至160mg/d,并密切監測不良反應。
預防性措施:
合并低鈉血癥患者需糾正電解質紊亂(血鈉目標值≥135mmol/L),避免高空作業或駕駛。
癲癇發作處理:
發生癲癇后需永久停用恩扎盧胺,并啟動抗癲癇治療(如左乙拉西坦)。
5. 安全性監測
定期隨訪:
用藥后第1個月每周監測1次,之后每月監測1次,重點關注頭暈、意識障礙等前驅癥狀。
實驗室檢查:
每2周檢測1次血鈉水平,維持血鈉≥135mmol/L。
恩扎盧胺的癲癇風險與劑量、基礎疾病及藥物相互作用密切相關。通過嚴格篩選高危人群、優化劑量方案及加強安全性監測,可顯著降低癲癇發生率,保障患者用藥安全。
據悉,恩扎盧胺的仿制藥已在印度正式上市。對于需要購買此藥的患者來說,現在有了更多的選擇。若考慮購買此藥,患者可以選擇前往國外就醫,并在當地合法購買該藥品。仿制藥為那些尋求更經濟、有效治療方案的患者帶來了希望!昂5每怠弊鳛橐粋專業的醫療咨詢平臺,有著豐富的國際新藥動態知識和經驗,能夠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專業咨詢服務。如有需要,可以撥打服務熱線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來獲取幫助。
請注意,所有關于藥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都應僅作為參考,具體用藥還請務必與醫生進行充分的溝通和討論。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