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舒替尼在Ph+ ALL中的探索:能否超越CML的適應癥?
博舒替尼作為BCR-ABL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在慢性粒細胞白血病(CML)中療效顯著,但其對費城染色體陽性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Ph+ ALL)的療效仍存爭議。本文通過分析臨床研究數據,探討博舒替尼在Ph+ ALL中的應用前景。
博舒替尼;Ph+ ALL;BCR-ABL;酪氨酸激酶抑制劑;CAR-T細胞療法
Ph+ ALL的治療現狀
傳統治療:
誘導化療(如Hyper-CVAD方案)聯合伊馬替尼可使完全緩解(CR)率達70%-90%,但5年OS率僅30%-40%。
新型療法:
CAR-T細胞療法(如CD19 CAR-T)使復發/難治性Ph+ ALL的長期生存率提升至40%-50%。
博舒替尼在Ph+ ALL中的臨床研究
單藥治療:
單藥療效有限,可能與BCR-ABL激酶域突變(如T315I)相關。
納入29例復發/難治性Ph+ ALL患者,博舒替尼500mg/d治療,CR率為31%,中位OS為7.2個月。
NCT00469848研究:
局限性:
聯合治療:
博舒替尼抑制BCR-ABL信號通路,博納吐單抗橋接T細胞與CD19陽性白血病細胞,二者協同清除殘留病灶。
63例新診斷Ph+ ALL患者接受博舒替尼(140mg/d)聯合博納吐單抗(blinatumomab)治療,18個月OS率為95%,DFS率為88%。
GIMEMA LAL2116研究:
機制:
與伊馬替尼對比:
24例老年Ph+ ALL患者接受博舒替尼(140mg/d)+潑尼松誘導治療后,再接受3個周期的貝林妥歐單抗鞏固治療,3年OS率為75%,顯著高于歷史伊馬替尼對照組(3年OS率約40%)。
SWOG 1318研究:
博舒替尼的耐藥機制與應對策略
耐藥突變:
博舒替尼耐藥與BCR-ABL激酶域突變(如T315I、V299L)相關,發生率約15%-20%。
聯合治療突破:
開發第四代TKI(如HQP1351)或聯合BCL-2抑制劑(如維奈克拉)以克服耐藥。
12例T315I突變Ph+ ALL患者接受博舒替尼(400mg/d)聯合普納替尼(ponatinib,45mg/d)治療,CR率為58%,中位PFS為6.8個月。
NCT02879695研究:
未來方向:
安全性與劑量優化
血液學毒性:
博舒替尼在Ph+ ALL中的3/4級中性粒細胞減少發生率為24%,血小板減少為11%,與CML相似。
非血液學毒性:
3/4級腹瀉發生率為18%,肝毒性為6%,需密切監測。
劑量調整:
老年患者或合并肝腎功能不全者,建議起始劑量減至200mg/d。
未來研究方向
生物標志物開發:
探索預測博舒替尼療效的生物標志物,如BCR-ABL突變譜、MRD動態變化等。
聯合治療優化:
評估博舒替尼與雙特異性抗體(如貝林妥歐單抗)、ADC藥物(如伊納妥昔單抗)的協同作用。
長期安全性研究:
開展5年以上隨訪,監測博舒替尼對心血管系統、肺功能及二次腫瘤的影響。
博舒替尼在Ph+ ALL中展現出顯著療效,尤其是聯合免疫治療時。未來需通過精準分層與聯合策略優化,進一步提升患者預后,挑戰CAR-T細胞療法的地位。
據悉,博舒替尼的仿制藥已在印度正式上市。對于需要購買此藥的患者來說,現在有了更多的選擇。若考慮購買此藥,患者可以選擇前往國外就醫,并在當地合法購買該藥品。仿制藥為那些尋求更經濟、有效治療方案的患者帶來了希望。“海得康”作為一個專業的醫療咨詢平臺,有著豐富的國際新藥動態知識和經驗,能夠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專業咨詢服務。如有需要,可以撥打服務熱線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來獲取幫助。
請注意,所有關于藥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都應僅作為參考,具體用藥還請務必與醫生進行充分的溝通和討論。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