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可替尼在EGFR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并腦轉移患者中的療效
達可替尼在EGFR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并腦轉移患者中的療效研究顯示出了積極的結果。
背景:達可替尼作為第二代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在ARCHER1050研究中已展現出優于第一代EGFR-TKI的療效。然而,ARCHER1050研究并未包括基線時有腦轉移的患者,因此達可替尼在中樞神經系統(CNS)中的活性尚不清楚。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過真實世界數據,描述達可替尼在EGFR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并腦轉移患者中的中樞神經系統療效。
研究方法
設計:多中心、觀察性、真實世界研究,收集回顧性和前瞻性數據。
患者入選標準:包括病理或細胞學證實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EGFR突變、初診后未接受過EGFR-TKI治療、CNS疾病穩定或不穩定但接受過CNS放療等。
排除標準:伴有其他惡性腫瘤、缺乏臨床信息、合并其他抗癌藥物治療等。
達可替尼用法:根據個體差異,采用15mg、30mg或45mg口服每日一次的劑量。
患者基本特征
樣本量:110例EGFR陽性NSCLC患者中,32例為EGFR突變并腦轉移NSCLC患者,其中8例納入CNS緩解可評估組。
年齡與病理類型:中位年齡57.5歲,多數為腺癌(96.9%)。
基因檢測:59.4%經過NGS診斷,40.6%經過ARMS診斷。
療效結果
顱內客觀緩解率(iORR):在CNS緩解可評估組中,iORR高達87.5%,顯示出達可替尼在腦轉移瘤中的顯著療效。
顱內疾病控制率(iDCR):同樣,iDCR為100%,表明達可替尼能夠有效控制腦轉移瘤的進展。
中位顱內緩解持續時間(iDoR)與顱內無進展生存期(iPFS):雖然具體數值未達到,但1年iDoR率和1年iPFS率均超過70%,進一步證實了達可替尼的長期療效。
安全性
不良事件:大多數不良事件為1/2級,且為可逆性,表明達可替尼的安全性特征可耐受且可管理。
本研究表明,在真實世界中,達可替尼對未經EGFR-TKI治療的EGFR突變NSCLC患者具有顯著的中樞神經系統療效。其安全性特征良好,可耐受且易于管理。這些結果為達可替尼在EGFR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并腦轉移患者中的臨床應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達可替尼仿制藥已在老撾上市,仿制藥是一種治病的新選擇,如需購買,可自行出國就醫, “海得康”作為一個專業的醫療咨詢平臺,為患者提供有關該藥物的詳細信息和個性化建議。海得康有著豐富的國際新藥動態知識和經驗,能夠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專業咨詢服務。如有需要,可以撥打服務熱線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來獲取幫助。請注意,所有關于藥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都應僅作為參考,并不應替代醫生的專業建議。在決定使用或更改任何藥物治療方案之前,務必與醫生進行充分的溝通和討論。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