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博替尼聯合納武利尤單抗治療晚期、復發性或轉移性子宮內膜癌的效果如何?
結合免疫療法和抗血管生成藥物被視為子宮內膜癌的一種具有潛力的治療策略。然而,至今尚未確定反應的生物標志物,也缺乏關于免疫治療后疾病進展的數據。本研究旨在探索檢查點抑制劑(納武利尤單抗)與抗血管生成劑(卡博替尼)聯合治療在未經免疫治療以及既往免疫治療中疾病進展的子宮內膜癌患者中的效果。
研究中,患有復發性子宮內膜癌的女性以2:1的比例隨機接受納武利尤單抗聯合卡博替尼(A組)或單用納武利尤單抗(B組)。主要評估終點為根據實體瘤反應評估標準定義的無進展生存期(PFS)。同時,患有癌肉瘤或既往接受過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的患者接受聯合治療(C組)。對基線活檢和連續外周血單核細胞(PBMC)樣本進行了分析,并探討了患者結果與飛行時間細胞計數(CyTOF)和PBMC的免疫數據之間的關聯。
結果顯示,A組(n=36)的中位PFS為5.3個月(90% CI 3.5至9.2),而B組(n=18)的中位PFS為1.9個月(90% CI 1.6至3.4)(HR=0.59,90% CI 0.35至0.98;對數秩p=0.09,滿足預先指定的統計顯著性標準)。A組最常見的治療相關不良事件是腹瀉(50%)和肝酶升高(天冬氨酸轉氨酶47%,丙氨酸轉氨酶42%)。對跨治療組(n=40)的基線CyTOF分析確定了35個免疫細胞亞群。在C組中,接受免疫治療且疾病未進展的患者,其活化組織駐留(CD103+CD69+)ɣδ T細胞的比例顯著高于疾病進展者(調整后的p=0.009)。
綜上所述,在納武利尤單抗中添加卡博替尼可顯著改善經過大量預處理的子宮內膜癌患者的預后。未來需要進一步研究,以確定通過基線免疫特征識別并可能從抗血管生成藥物聯合治療中獲益的子宮內膜癌患者群體。
卡博替尼仿制藥已在孟加拉上市,如需購藥,可出國就醫。海得康專注正規海外醫療,幫助中國患者搭建海外醫藥橋梁!更多藥品資訊,請咨詢海得康醫學顧問,電話:400-001-9769,或加微信:hdk4000019769。
溫馨提示:本文內容僅供參考,并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具體的治療方案應由醫生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綜合評估后確定。在用藥期間,請與醫生保持密切聯系,及時反饋用藥情況。如果圖片涉及侵權問題,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