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胃癌的二線治療探索,各種治療方法哪個更好
本研究的核心目標是通過對比標準護理(SOC),評估不同靶向藥物在晚期胃癌(AGC)二線治療中的應用效果。
我們納入了HER2陰性的晚期胃癌患者,并以4:1的比例將他們隨機分配到生物標志物組和對照組。在生物標志物組中,患者根據特定的生物標志物接受相應的靶向藥物聯合紫杉醇治療。具體來說,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 2+/3+的患者接受泛ERBB抑制劑(阿法替尼)治療;磷酸酶和張力蛋白同源物(PTEN)丟失或無效的患者接受PIK3Cβ抑制劑(GSK2636771)治療;而PD-L1+、錯配修復缺陷/微衛星不穩定性高或Epstein-Barr病毒相關的病例則接受抗PD-1抑制劑(nivolumab)治療。對于生物標志物組中無預定義生物標志物的患者(NONE隊列)和對照組的患者,他們接受了SOC治療,即紫杉醇加或不加雷莫蘆單抗。研究的主要評估指標是無進展生存期(PFS),同時我們也關注了治療效果和安全性。
研究共納入了318名患者,其中對照組64名,生物標志物組254名(包括EGFR隊列67名,PTEN隊列37名,NIVO隊列48名,NONE隊列102名)。經過中位35個月的隨訪,我們發現生物標志物組的中位PFS和總生存期(OS)分別為3.7個月和8.6個月,而對照組則分別為4.0個月和8.7個月。值得注意的是,在EGFR 3+的患者中,相較于SOC,聯合使用阿法替尼顯示出邊際生存獲益(PFS為4.0個月對比2.2個月);然而,GSK2636771并未能延長PTEN缺失患者的生存期。另一方面,納武單抗的加入則顯示出顯著的生存獲益(中位OS為12.0個月對比7.6個月)。
盡管從整體上看,生物標志物組并未表現出優于對照組的生存率,但本研究證明了基于免疫組化(IHC)的篩選方法和傘形設計在晚期胃癌二線治療中的新藥有效早期篩選是可行的。這一方法有望為未來的精準醫療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海得康”一直緊密跟蹤國際新藥的最新進展,并致力于為國內患者提供關于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專業咨詢服務。如果需要更多的信息,請撥打我們的醫學顧問電話:400-001-9769,或添加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我們的專業團隊會為提供詳細的咨詢。
溫馨提示:本文內容僅供參考,并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具體的治療方案應由醫生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綜合評估后確定。在用藥期間,請與醫生保持密切聯系,及時反饋用藥情況。如果圖片涉及侵權問題,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