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法替尼的副作用/不良反應及處理方法,阿法替尼仿制藥上市了嗎?
阿法替尼的副作用/不良反應及處理方法
1 腹瀉:幾乎全部(96%)接受阿法替尼治療的患者均出現腹瀉,其中3級腹瀉為15%。未得到有效治療的嚴重腹瀉可能導致脫水和腎損害(6.1%),其中3級腎損害為1.3%。
對發(fā)生延長的2級腹瀉(持續(xù)長于48小時)及3級腹瀉患者,應預防脫水和電解質紊亂。暫停阿法替尼給藥,直至腹瀉緩解至1級或更低,也可適當減量。
避免過食或進食不易消化的食物,并酌情服用斯密達(蒙脫石散)、易蒙停(鹽酸洛哌丁胺膠囊)直至腹瀉停止12小時,或遵醫(yī)囑對癥治療。
若腹瀉嚴重,或伴有嘔吐、消化道出血、少尿、無尿甚至休克時,應及時就醫(yī),常見處理包括禁食,立即靜脈滴注大量液體維持水和電解質平衡,靜脈滴注多種維生素等,有低鉀血癥時還須補鉀。重癥患者可考慮短期應用糖皮質激素,以減輕中毒癥狀。
2 皮疹或痤瘡樣皮炎:可用百多邦(莫匹羅星軟膏)外涂患處預防感染。
3 皮膚干燥:可用維生素E軟膏外涂患處。
4 甲溝炎:預防甲溝炎,可修剪指甲,避免甲緣嵌入皮膚。已發(fā)生化膿的,可用碘伏涂抹患處,或用頭孢類或左氧氟沙星藥物粉末敷于患處。
5 口腔炎:補充復合維生素B和維生素C,對于破潰的口腔黏膜,可使用康復新液含漱。
6 食欲減退:少食多餐,進食易消化食物。
7 手足綜合征(7%):常見指征包括但不限于手足受壓區(qū)域的麻木、感覺遲鈍、感覺異常、麻刺感、無痛感或疼痛感,皮膚腫脹或紅斑,脫屑、皸裂、硬結樣水泡或嚴重的疼痛等。
適當減少活動和局部壓迫,外涂保濕劑緩解開裂。
8 大皰和剝脫性皮膚疾病(0.15%):常見指征包括但不限于大皰、起泡和去角質病變。
減少陽光暴露,穿著防曬衣或使用防曬霜,并遵醫(yī)囑對癥治療。對發(fā)生延長的2級皮膚不良反應持續(xù)7天以上,不能耐受的2級皮膚反應,或存在3級皮膚反應的患者,暫停阿法替尼給藥直至不良反應緩解至1級或更低,也可適當減量(見5. 對不良反應的劑量調整)。對于發(fā)生威脅生命的大皰、起泡或去角質病變患者,永久終止阿法替尼治療。
9 間質性肺病(ILD):常見指征包括但不限于呼吸困難,咳嗽,發(fā)熱,肺浸潤,肺泡過敏等。
疑似ILD評價期間應暫停阿法替尼給藥,如確診ILD,應永久終止阿法替尼給藥。
10 肝毒性(10.1%):其中0.18%為致命性。藥物性肝損害的指征包括但不限于皮膚或眼白變黃,尿液暗色或棕色(茶色),右上腹疼痛,出血或比正常時更易瘀傷,昏睡,惡心。
定期進行肝功能監(jiān)視。出現肝損害應及時就醫(yī)。預防肝損害可遵醫(yī)囑服用水林佳(水飛薊賓膠囊),美能(復方甘草酸苷片),易善復(多烯磷脂酰膽堿膠囊)等。嚴重肝損害應永久性終止阿法替尼治療。
11 角膜炎(0.8%):常見指征包括但不限于急性眼炎癥或惡化,流淚,光敏感,眼痛,紅眼,腫脹,發(fā)紅,視力模糊或其他視力變化。
有角膜炎、潰瘍性角膜炎和嚴重干眼癥病史的患者應慎用阿法替尼,并避免佩戴隱形眼鏡。疑似角膜炎的評價期間應暫停阿法替尼給藥,潰瘍性角膜炎確診患者終止阿法替尼治療。
12 左心室功能不全:常見指征包括新發(fā)作或惡化氣短或不能耐受活動,咳嗽,疲乏,關節(jié)腿腫脹,心悸及或體重突然增加。
應及時就醫(yī)診療,確診左心室功能不全應永久性終止阿法替尼治療。
13 生殖毒性:育齡女性治療期間和末次給予阿法替尼后至少2周內應使用高效避孕方式。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