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非戈替尼誘導潰瘍性結腸炎患者達到持續無皮質類固醇緩解的研究,仿制藥上市了嗎时间:2024-11-29 作者:醫學編輯陳筱曦 阅读 在潰瘍性結腸炎(UC)的治療中,實現并維持無皮質類固醇緩解是一個至關重要的目標。SELECTION研究是一項為期58周的2b/3期臨床試驗,專注于評估中度至重度活動性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在接受非戈替尼治療后達到無皮質類固醇緩解的相關特征。 本研究納入了正在接受非戈替尼及皮質類固醇治療的患者的數據。我們運用單變量邏輯回歸方法,分析了與第58周(即6個月后)達到無皮質類固醇緩解相關的基線特征。這里的“無皮質類固醇緩解”定義為至少連續6個月未使用皮質類固醇且保持臨床緩解狀態。 在基線時,非戈替尼200mg組和非戈替尼100mg組分別有92名和81名患者正在接受皮質類固醇治療。分析結果顯示,年齡、體重指數、全結腸炎病史、病程、糞便鈣衛蛋白水平、C反應蛋白水平、Mayo評分、同時使用的皮質類固醇種類、免疫調節劑以及氨基水楊酸鹽的使用情況,對于實現無皮質類固醇緩解的可能性均無統計學上的顯著影響。 然而,我們發現與非戈替尼治療后無皮質類固醇緩解幾率增加相關的基線特征包括:在非戈替尼200mg和100mg組中,Mayo評分中的內窺鏡分項評分為2(相較于3分);女性患者(相較于男性);在非戈替尼200mg組中,當前吸煙者(相較于以前吸煙或從未吸煙者)以及未使用過生物制劑的患者(相較于有經驗的患者)。 此外,研究還表明,接受非戈替尼200mg治療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能夠實現皮質類固醇的逐漸減量,且這一效果與患者的臨床活動、病程等基線特征無關。但值得注意的是,對于未接受過生物制劑治療、當前吸煙、內鏡下炎癥負荷較低的女性患者而言,他們實現無皮質類固醇緩解的可能性更高。 非戈替尼仿制藥已在老撾上市,仿制藥是一種治病的新選擇,如需購買,可自行出國就醫, “海得康”作為一個專業的醫療咨詢平臺,為患者提供有關該藥物的詳細信息和個性化建議。海得康有著豐富的國際新藥動態知識和經驗,能夠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專業咨詢服務。如有需要,可以撥打服務熱線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來獲取幫助。請注意,所有關于藥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都應僅作為參考,并不應替代醫生的專業建議。在決定使用或更改任何藥物治療方案之前,務必與醫生進行充分的溝通和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