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布替尼聯合利妥昔單抗和來那度胺在未經治療的濾泡性和邊緣區淋巴瘤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时间:2024-07-03 作者:醫學編輯陳筱曦 阅读 濾泡性淋巴瘤(FL)和邊緣區淋巴瘤(MZL)均屬于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iNHL),其中位生存期大約為20年。由于當前的標準治療方案無法徹底治愈這類疾病,患者常常需要接受多種治療,而這些治療往往伴隨著相關毒性。因此,開發具有治愈潛力且設計合理的聯合療法顯得尤為重要。 近期,有研究探討了免疫調節藥物來那度胺與利妥昔單抗聯合在濾泡性淋巴瘤一線治療中的應用效果。此外,伊布替尼,一種口服的Bruton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顯示出良好的活性。在之前的1期研究中,伊布替尼已與來那度胺、利妥昔單抗進行過聯合評估。 為了進一步探究這種聯合療法的療效,我們針對先前未經治療的濾泡性淋巴瘤和邊緣區淋巴瘤患者進行了一項開放標簽的2期臨床試驗,采用伊布替尼、利妥昔單抗和來那度胺(IRR)的聯合治療方案。本研究的主要終點是評估24個月時的無進展生存期(PFS)。 研究共納入了48名先前未經治療的濾泡性淋巴瘤1-3a級(N=38)或MZL(N=10)的患者。治療方案包括12個28天的周期,具體為:來那度胺(第1周期第1-21天15mg,第2-12周期20mg)、利妥昔單抗(第1周期每周375mg/m²,第2-12周期的第1天給藥),以及每日560mg的伊布替尼。 經過中位隨訪時間65.3個月后,24個月時的估計PFS為78.8%(95%置信區間[CI],68.0%-91.4%),60個月的PFS為59.7%(95% CI,46.6%-76.4%)。研究期間發生了一例與疾病進展無關的死亡。64.6%的患者出現了3-4級不良事件,其中50%的患者出現了3-4級的皮疹。 研究結果顯示,IRR作為濾泡性淋巴瘤和邊緣區淋巴瘤的一線治療方案具有高度活性。與單獨使用來那度胺和利妥昔單抗的歷史結果相比,該聯合療法的PFS相似,但3-4級毒性反應的發生率較高,特別是皮疹的發生。這一發現為這類淋巴瘤的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時也提示我們在臨床實踐中需要更加關注并處理可能出現的毒性反應。 伊布替尼仿制藥已在孟加拉上市,如需購藥,可出國就醫。海得康專注正規海外醫療,幫助中國患者搭建海外醫藥橋梁!更多藥品資訊,請咨詢海得康醫學顧問,電話:400-001-9769,或加微信:hdk4000019769。 溫馨提示:本文內容僅供參考,并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具體的治療方案應由醫生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綜合評估后確定。在用藥期間,請與醫生保持密切聯系,及時反饋用藥情況。如果圖片涉及侵權問題,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