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勞拉替尼(lorlatinib)導致中樞神經系統不良事件的發生率,是否需要停藥?时间:2024-02-08 作者:海得康醫學編輯劉曉曦【原创】 阅读 觀察到勞拉替尼具有較低的P-糖蛋白1介導的外排傾向和良好的腦滲透性,并且勞拉替尼在大腦中的較高積累總是伴隨著CNS不良事件。 與其他ALK-TKI相比,中樞神經系統不良事件是勞拉替尼獨特的毒性特征。先前的研究報告稱,認知、情緒、精神病和言語影響是勞拉替尼最常見的中樞神經系統不良事件。 CNS不良事件主要報告在勞拉替尼給藥的前2個月內,劑量調整有助于緩解CNS不良事件;颊叩纳,無論是身體上還是精神上,都會受到CNS不良事件的影響,甚至是1至2級。 3期CROWN研究中CNS不良事件的頻率為35%,而二線或后期不良事件的頻率為B7461001中為49%,NCT01970865中為53%,MGH隊列中為60%。先前的研究報告稱,這些不良事件的發生率為39.7%,其中11.9%的患者經歷了不止一種類型的CNS不良事件。還報道,149名接受勞拉替尼治療的患者中有58名(39%)發生了中樞神經系統不良事件,其中34%的嚴重程度為1-2級。 勞拉替尼中樞神經系統不良事件的發生率和發生時間存在顯著差異。認知不良事件的發生率為23.1%,中位發病時間為53天(范圍1-423天)。情緒障礙的發生率為21%,中位發病時間為43天(范圍1-452天)。認知不良事件的發生率為9.5%,中位發病時間為42天(范圍1-404天)。之前的研究報告稱,亞洲人群中中樞神經系統不良事件的發生頻率明顯較低。與全球階段的結果相比,中國人群中中樞神經系統不良事件(情緒效應、認知效應、精神病效應和言語效應的集群術語)患者的頻率總體較低(6.4%)。全球2期試驗NCT01970865的亞組分析顯示,亞洲人群的認知影響和情緒影響較低。 勞拉替尼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不良事件的處理主要取決于不良事件的級別。 在存在1級CNS效應的情況下,應考慮劑量中斷,并且在恢復至基線后,相同或較低劑量的勞拉替尼是相當可觀的。 對于2級或3級CNS不良事件,需要暫時停藥,直到癥狀緩解至≤1級,然后以減少的劑量恢復。 嚴重事件(4級)應通過永久停用勞拉替尼來處理。 對于再次使用相同或更低劑量的勞拉替尼的患者,中樞神經系統不良事件的頻率分別為21.2%和12.1%。認知影響和情緒影響的嚴重程度一般為1級或2級,其中6.5%的病例為3級,沒有報告4級事件。 值得注意的是,識別勞拉替尼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不良事件對于正確使用勞拉替尼非常重要。先前的研究報告稱,腦轉移、中樞神經系統輻射、既往精神疾病和某些神經營養藥物是中樞神經系統不良事件的危險因素。此外,在開始勞拉替尼治療之前進行心理基線狀態評估很重要,并且在治療期間應監測情緒和認知。 海得康”挖掘海外已上市藥品資訊,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咨詢服務,海得康醫學顧問咨詢電話:400-001-9769,官網微信:15600654560。 【友情提示:本文醫藥信息內容僅供參考,具體疾病治療和用藥請咨詢醫生評估,海得康不承擔任何責任。本站圖片來源于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