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舒替尼(Bosutinib)在肌萎縮側索硬化患者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iDReAM研究)时间:2023-07-31 作者:海得康醫學編輯劉曉曦【原创】 阅读 肌萎縮側索硬化(ALS)是一種由運動神經元缺失引起的進行性神經退行性疾病,迫切需要開發有效的藥物。基于誘導多能干細胞(iPSC)的藥物再利用確定了Src/c-Abl抑制劑bosutinib,該抑制劑被批準用于治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CML ),作為ALS分子靶向治療的候選藥物。 在日本的4家醫院進行了一項采用3 + 3設計的開放標簽、多中心、劑量遞增的1期研究,以評估博舒替尼在als患者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此外,使用修訂的ALS功能評定量表(ALSFRS-R)評估探索性療效,探索包括血漿神經絲輕鏈(NFL)在內的預測性生物標志物,并對iPSC衍生的運動神經元進行單細胞RNA測序。在12周內ALSFRS-R總評分下降1-3分的患者,根據劑量限制毒性(DLT)的發生情況,接受了從100 mg quaque die (QD)到400 mg QD的遞增劑量,所有接受一劑研究藥物的參與者均被納入主要分析。該試驗在ClinicalTrials.gov注冊,NCT04744532,作為基于誘導多能干細胞的藥物,用于肌萎縮側索硬化醫學(iDReAM)研究。 在2019年3月29日至2021年5月7日之間,有20名患者入選,其中13名接受了博舒替尼治療,12名納入了安全性和療效分析。高達300毫克QD沒有觀察到DLT,但在400毫克QD隊列的3/3患者中觀察到DLT。在接受100mg-400mg治療的所有患者中,普遍的不良事件(AE)為12例患者(92.3%)的胃腸道AE、7例患者(53.8%)的肝功能相關AE和3例患者(23.1%)的皮疹。安全性特征與CML治療的已知特征一致,未觀察到ALS特異性AE。發現一部分患者(5/9患者)在12周的治療期間對博舒替尼治療反應良好。人們發現,可以通過較低水平的血漿NFL來區分對治療有反應的患者。此外,iPSC衍生的運動神經元的單細胞RNA測序揭示了ALS患者對博舒替尼有反應的發病機制相關的分子特征。 這是Src/c-Abl抑制劑博舒替尼用于ALS患者的首次試驗。描述了ALS患者服用300 mg而非400 mg博舒替尼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并觀察了患者對運動功能的反應性。由于這是一項短期內的開放性試驗,患者數量有限,因此需要進一步的臨床試驗。 “海得康”發掘國際新藥動態,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咨詢服務,請咨詢海得康醫學顧問:400-001-9769,海得康官網微信:15600654560。 【友情提示:本文醫藥信息內容僅供參考,具體疾病治療和用藥請咨詢醫生評估,海得康不承擔任何責任。本站圖片來源于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