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納替尼/帕納替尼治療淋巴細胞白血病有哪些不良反應,普納替尼仿制藥在哪上市了?时间:2023-02-01 作者:海得康醫學編輯劉曉曦【原创】 阅读 普納替尼在既往治療過的加速期(AP)或急變期(BP)CML或費城染色體陽性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Ph+ALL)的安全性。 普納替尼的安全性在PACE中進行了評估。符合條件的患者患有CML或Ph+ALL,其疾病被認為對先前的激酶抑制劑具有耐藥性或不耐受性,包括具有BCR-ABLT315I突變的患者。患有未控制的高甘油三酯血癥的患者和患有臨床顯著或活動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包括任何臨床顯著房性/室性心律失常病史或心肌梗死病史、不穩定型心絞痛或在普納替尼首次給藥前3個月內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排除在外。患者接受起始劑量普納替尼45mg口服每天1次(N=449)。允許將劑量減少至每天一次口服30mg或每天一次口服15mg以管理不良反應。經過大約2年的隨訪。研究完成時(隨訪60個月),普納替尼治療的中位持續時間在CP-CML患者中為32個月,在AP-CML患者中為19個月,在BP-CML患者中為2.9個月,在BP-CML患者中為2.7個月在Ph+ALL患者中。 69%接受普納替尼治療的患者發生嚴重不良反應。>2%的患者出現的嚴重不良反應包括AOEs(20%)、肺炎(10%)、心律失常(8%)、胰腺炎/脂肪酶升高(7%)、腹痛(6%)、心力衰竭(6%))、出血(6%)、敗血癥(5%)、VTE(5%)、體液潴留和水腫(4.5%)、發熱(4.5%)、繼發性惡性腫瘤(5%)、貧血(3.3%)、高血壓(3.1%)、血小板減少癥(3.1%)、發熱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癥(2.9%)、蜂窩織炎(2.7%)和關節痛(2.2%)。9%接受普納替尼的患者發生致命不良反應;最常見的致命性不良反應是AOEs(2%)、敗血癥(1.6%)和出血(1.3%)。 21%CP-CML、12%AP-CML、15%BP-CML和9%Ph+ALL患者因不良反應永久終止普納替尼。導致治療中斷的最常見不良反應是血小板減少癥(4.5%)和AOEs(4%)。 71%的患者因不良反應發生普納替尼劑量中斷超過3天和68%的患者因不良反應發生普納替尼劑量減低。在>5%的患者中需要劑量中斷或劑量減少的不良反應包括血小板減少癥(31%)、胰腺炎/脂肪酶升高(17%)、腹痛(14%)、皮疹和相關病癥(14%)、中性粒細胞減少癥(14%)、肝功能障礙(12%)、AOEs(10%)、關節痛(8%)、貧血(7%)、ALT升高(6%)和AST升高(5%)。 最常見(>20%)的非血液學不良反應是皮疹和相關情況、關節痛、腹痛、疲勞、便秘、頭痛、皮膚干燥、體液潴留和水腫、肝功能障礙、高血壓、發熱、惡心、出血、胰腺炎/脂肪酶升高、AOE、腹瀉、嘔吐和肌痛。 據海得康醫學顧問了解,普納替尼仿制藥在孟加拉上市并向全球銷售。普納替尼仿制藥是由當地藥監局批準合法上市的仿制藥,質量有保障。 “海得康”發掘國際新藥動態,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咨詢服務,海得康官方電話:400-001-9769,微信號:15600654560。 【友情提示:本文僅作為參考意見,具體處理辦法還是要醫生根據患者實際情況綜合評估后進行處理。用藥期間隨時與醫生保持聯系,隨時溝通用藥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