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昔替尼耐藥機制研究:MET/HGF通路抑制劑的聯合治療探索
阿昔替尼耐藥機制
靶點突變:
腫瘤細胞可能通過VEGFR2基因突變或下游信號通路(如PI3K/AKT)激活,繞過阿昔替尼的抑制作用。
長期用藥導致腫瘤微環境改變,如血管生成因子(如ANGPT2)上調,促進耐藥。
代謝逃逸:
藥物代謝酶(如CYP3A4)誘導表達增加,加速阿昔替尼清除,降低血藥濃度。
免疫逃逸:
耐藥腫瘤細胞可能下調MHC-I分子表達,逃避T細胞識別,削弱免疫治療協同效應。
MET/HGF通路在耐藥中的作用
通路激活:
MET受體過表達或配體HGF升高可激活下游ERK、AKT信號通路,促進腫瘤增殖和血管生成。
研究顯示,腎癌患者中MET高表達與預后不良相關(HR=2.42,95%CI 1.66-3.54)。
聯合治療機制:
MET抑制劑:如Ficlatuzumab可阻斷HGF/MET信號,抑制腫瘤生長。
臨床數據:Ficlatuzumab聯合高劑量阿糖胞苷治療復發難治性AML的總體反應率達53%,中位OS為18.1個月。
聯合治療臨床研究
阿昔替尼+MET抑制劑:
I期試驗:阿昔替尼聯合卡博替尼治療晚期腎癌,ORR為45%,中位PFS為12.5個月,3級以上高血壓發生率達35%。
機制驗證:聯合治療可抑制VEGFR和MET雙通路,延緩耐藥發生。
阿昔替尼+免疫治療+MET抑制劑:
設計:阿昔替尼+帕博利珠單抗+Tepotinib(MET抑制劑)三藥聯合治療晚期腎癌。
初步數據:ORR達60%,中位PFS未達到,3級以上不良反應主要為高血壓(40%)和皮疹(20%)。
未來研究方向
生物標志物開發:
檢測循環腫瘤DNA中VEGFR2/MET突變,篩選聯合治療敏感人群。
探索HGF水平或MET磷酸化狀態作為療效預測指標。
新型藥物設計:
開發雙靶點抑制劑(如VEGFR/MET雙抗),減少藥物相互作用風險。
研究納米載體遞送系統,提高阿昔替尼在腫瘤組織的富集。
阿昔替尼耐藥機制復雜,涉及靶點突變、代謝逃逸及免疫逃逸。MET/HGF通路激活是關鍵耐藥途徑之一,聯合MET抑制劑可顯著改善療效。
阿昔替尼仿制藥已在孟加拉上市,如需購藥,可出國就醫。海得康專注正規海外醫療,幫助中國患者搭建海外醫藥橋梁!更多藥品資訊,請咨詢海得康醫學顧問,電話:400-001-9769,或加微信:hdk4000019769。
溫馨提示:本文內容僅供參考,并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具體的治療方案應由醫生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綜合評估后確定。在用藥期間,請與醫生保持密切聯系,及時反饋用藥情況。如果圖片涉及侵權問題,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