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替利珠單抗聯合化療顯著改善錯配修復缺陷子宮內膜癌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
子宮內膜癌是女性第二大婦科惡性腫瘤,僅次于宮頸癌。其發病率和死亡率隨年齡和肥胖增加而上升。針對晚期或復發性子宮內膜癌,標準治療通常為卡鉑和紫杉醇化療,中位總生存期約為3年。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作為新型抗癌藥物,在多種癌癥治療中展現出良好前景。在腫瘤突變負荷高的腫瘤,包括子宮內膜癌中,單藥使用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已顯示抗腫瘤活性,特別是在錯配修復缺陷(dMMR)或微衛星不穩定性高(MSI-H)的腫瘤中。臨床前研究證實化療和免疫治療間存在潛在協同作用,為兩者聯合應用于子宮內膜癌治療提供了生物學基礎。近年來,隨機III期臨床試驗證實了PD-1抑制劑(如多塔利單抗、帕博利珠單抗)或PD-L1抑制劑(如度伐利尤單抗)與標準卡鉑-紫杉醇化療聯合使用的療效。
AtTEnd試驗是首個評估PD-L1抑制劑阿替利珠單抗與標準鉑類化療聯合治療晚期或復發性子宮內膜癌的國際III期臨床試驗。該試驗旨在評估阿替利珠單抗聯合化療對這類患者預后的改善,并探討其在不同患者亞組中的療效和安全性。
該研究為多中心、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III期試驗,納入年齡≥18歲,經組織學證實為晚期或復發性子宮內膜癌或癌肉瘤,ECOG評分0-2分,且未接受過針對復發的系統性化療的患者;颊甙2:1比例隨機分配至阿替利珠單抗組或安慰劑組。阿替利珠單抗組接受阿替利珠單抗1200mg靜脈輸注,聯合卡鉑(AUC 5或6)和紫杉醇175mg/m²靜脈輸注,每21天一次,共6-8個周期,隨后繼續使用阿替利珠單抗1200mg靜脈輸注,每21天一次,直至疾病進展。安慰劑組接受安慰劑靜脈輸注,聯合卡鉑和紫杉醇化療,劑量和方案與阿替利珠單抗組相同。主要終點為dMMR腫瘤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PFS)、整體人群的PFS和總生存期(OS);次要終點為客觀緩解率(ORR)、緩解持續時間(DOR)、二次PFS、生活質量評分和安全性。
在dMMR腫瘤患者中,阿替利珠單抗組的PFS顯著優于安慰劑組(HR 0.36, 95% CI 0.23-0.57; p=0.0005),且DOR、二次PFS和OS也顯著優于安慰劑組。在整體人群中,阿替利珠單抗組的PFS優于安慰劑組(HR 0.74, 95% CI 0.61-0.91; p=0.022),OS略優于安慰劑組,但未達到統計學意義(HR 0.82, 95% CI 0.63-1.07; p=0.048)。兩組的ORR無顯著差異,且無論MMR狀態或PD-L1狀態如何,生活質量評分均無顯著差異。
安全性分析包括ITT人群中所有至少接受過一次研究治療的受試者,共計541例(阿替利珠單抗組356例,安慰劑組185例)。兩組患者最常見的3-4級不良事件為中性粒細胞減少癥(阿替利珠單抗組27%,安慰劑組28%)和貧血(阿替利珠單抗組14%,安慰劑組13%)。阿替利珠單抗組發生46例(13%)治療相關嚴重不良事件,安慰劑組發生6例(3%)。阿替利珠單抗組發生2例治療相關死亡(兩組各1例肺炎)。兩組患者均發生免疫相關不良事件,但3級或以上免疫相關不良事件發生率較低。阿替利珠單抗聯合化療的安全性特征與預期毒性一致,大多數不良事件為化療相關,免疫相關不良事件較少且可控。
海得康”發掘國際新藥動態,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咨詢服務,更多問題,請咨詢海得康醫學顧問,電話:400-001-9769,海得康官網微信:15600654560。
【友情提示:本文僅作為參考意見。用藥期間隨時與醫生保持聯系,隨時溝通用藥情況。圖片侵權,請聯系刪除。】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