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來替尼Alectinib與塞瑞替尼治療克唑替尼Crizotinib治療失敗的間變性淋巴瘤激酶融合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
克唑替尼Crizotinib是一種已批準用于治療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融合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的藥物。然而,克唑替尼治療失敗的情況時有發生,這通常涉及藥物不耐受或耐藥性的產生。在克唑替尼治療失敗后,第二代ALK抑制劑的使用成為了一種選擇,但關于其療效的比較仍然缺乏充分的研究。
為了評估第二代ALK抑制劑在克唑替尼治療失敗后的療效,我們進行了一項回顧性分析,涉及65例ALK陽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這些患者在克唑替尼治療失敗后,接受了第二代ALK抑制劑的治療。
具體來說,43名(66.2%)患者接受了阿來替尼Alectinib的治療,而22名(33.8%)患者則接受了塞瑞替尼的治療。在比較阿來替尼與塞瑞替尼的療效時,我們發現12個月的無進展生存(PFS)率分別為61.0%(95%置信區間,47.1至78.9%)和54.5%(95%置信區間,37.3至79.9%)。同時,疾病進展或死亡的風險比(HR)為0.61(95%置信區間,0.31-1.17;p=0.135),這表明阿來替尼在延緩疾病進展方面可能具有一定的優勢。
多變量Cox回歸分析顯示,ECOG PS(0-1與2-3,HR 0.09[95%置信區間,0.02-0.33];p<0.001)和克唑替尼治療失敗的原因(耐藥與不耐受,HR 2.75[95%置信區間,1.26-5.99];p=0.011)是第二代ALK抑制劑PFS的獨立預測因子。與塞瑞替尼相比,阿來替尼治療與較低的中樞神經系統進展發生率相關(病因特異性HR,0.10;95%置信區間,0.01-0.78;p=0.029)。此外,對于因不耐受而導致克唑替尼治療失敗的患者,阿來替尼的療效更高(HR 0.29[95%置信區間,0.08-1.06];p=0.050)。
在安全性方面,最常見的不良事件是10名接受阿來替尼治療的患者(23.3%)出現AST/ALT升高,以及8名接受塞瑞替尼治療的患者出現腹瀉(36.4%)。這些不良事件多為輕度至中度,且可通過適當的管理進行緩解。
綜上所述,第二代ALK抑制劑在克唑替尼治療失敗的患者中顯示出滿意的療效。特別是阿來替尼,在選定的克唑替尼治療失敗的患者中表現出中樞神經系統保護活性和更高的無進展生存期(PFS)。這些結果為ALK陽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在克唑替尼治療失敗后的治療選擇提供了有益的參考。
阿來替尼仿制藥已在孟加拉上市,如需購藥,可出國就醫。海得康專注正規海外醫療,幫助中國患者搭建海外醫藥橋梁!更多藥品資訊,請咨詢海得康醫學顧問,電話:400-001-9769,或加微信:hdk4000019769。
溫馨提示:本文內容僅供參考,并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具體的治療方案應由醫生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綜合評估后確定。在用藥期間,請與醫生保持密切聯系,及時反饋用藥情況。如果圖片涉及侵權問題,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