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凡德他尼 Zactima Vandetanib 甲狀腺癌說明書时间:2018-04-25 作者:海得康醫學編輯劉曉曦【原创】 阅读 凡德他尼 商品名:Zactima 藥品名:Vandetanib 規 格:25mg,50mg,100mg,200mg,300mg 適應癥:髓質型甲狀腺癌 中文名稱:凡德他尼 中文別名:4-(4-溴-2-氟苯胺基)-6-甲氧基-7-[(1-甲基哌啶-4-基)甲氧基]喹唑啉 英文名稱:Vandetanib 商品名:Zactima 分子式:C22H24BrFN4O2 分子量:475.35 適應征 髓質型甲狀腺癌 藥效學及藥動學 (1)藥效學:凡德他尼 (vandetanib)是一種合成的苯胺喹唑啉化合物,為口服的小分子多靶點酪酸激酶抑制劑(TKI),可同時作用于腫瘤細胞EGFR、VEGFR和RET酪氨酸激酶,還可選擇性的抑制其他的酪氨酸激酶,以及絲氨酸/蘇氨酸激酶,多靶點聯合阻斷信號傳導,因此是一種多通道腫瘤信號傳導抑制劑。 (2)藥動學:凡德他尼 (vandetanib)口服吸收緩慢,延長分布廣泛,與血漿蛋白結合,體內代謝呈二室模型。健康志愿者終末半衰期10天,患者的藥物代謝比健康志愿者更慢,終末半衰期約20天。凡德他尼 (vandetanib)清除較慢,主要通過糞便和尿排出,21天從體內清除69%。進食對藥物代謝無明顯影響。 不良反應 ≤300mg/d時耐受性良好,最常見的毒副作用是腹瀉、皮疹、惡心、高血壓、厭食、無癥狀的QT間期延長和蛋白尿。隨著劑量增加,可能出現低磷酸鹽血癥、毛囊炎、轉氨酶升高、非特異性腸梗阻、血小板減小、充血性心衰、深靜脈血栓、肺栓塞等。最常見的劑量限制性毒性(DLTs)是腹瀉、高血壓和皮疹。 臨床用法與用量 單藥用量為300mg/d,與化療聯合用量為100mg/d,口服每天1次,直至疾病進展。 制劑 白色薄膜包衣片:25mg,50mg,100mg,200mg,300mg,推薦每天劑量是300mg(口服) 注意事項 臨床研究中,300mg/d劑量下不到15%患者由于QT間期延長而導致減量。但發生QT間期延長的患者無相關癥狀出現,也沒有出現在與之相關的心律失常。盡管如此,用藥1個月應監測心電圖以評估出現QT間期變化的最大率。 藥物相互作用 與多西他賽聯合聯合應用時無藥代動力學的相互作用。未發現CYP3A4抑制劑伊曲康唑或5-HT3拮抗劑恩丹西酮相關的藥代動力學相互作用。 目前我國正在進行凡德他尼治療NSCLC的臨床試驗。 治療晚期NSCLC(非小細胞肺癌)003號研究比較了凡德他尼 300 mg/d和吉非替尼250 mg/d對一線或二線化療失敗的168例晚期NSCLC病人的療效,與吉非替尼相比,凡德他尼明顯地增加了有效率和延長了疾病無進展生存時間,分別為8%和1%,11.9周和8.1周,(P=0.011)。在臨床試驗中如果病人病情進展或不能耐受毒性,允許其改變治療方案。試驗結果表明,用吉非替尼代替凡德他尼的病人疾病控制率為14%,而用凡德他尼代替吉非替尼的病人疾病控制率達到32%,預計中位總生存期凡德他尼→吉非替尼為6.1個月,而由吉非替尼→凡德他尼為7.4個月。0007號研究正在進行中,目的是評價凡德他尼聯合紫杉醇(200 mg/m2)+卡鉑(AUC=6)一線治療ⅢB-IV期NSCLC的療效。初步試驗結果顯示,凡德他尼可同時聯合傳統的化療藥物治療NSCLC,沒有明顯增加3~4度的不良反應。 治療晚期乳腺癌46例,既往接受紫杉醇+蒽環類化療失敗的轉移性乳癌患者,接受凡德他尼(100 mg或300 mg),44例可評價的患者中未見客觀療效,2組病人各有1例病情穩定(SD)≥24周,作者認為單藥凡德他尼治療復發耐藥的乳腺癌療效有限,但耐受性良好。 治療晚期多發性骨髓瘤,18例化療或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失敗的多發性骨髓瘤患者,口服凡德他尼(100 mg)3~29.4周,球蛋白或尿M蛋白未見改善,毒副作用可耐受,常見的毒副作用包括惡心、嘔吐、腹瀉、皮疹、皮膚瘙癢、感覺障礙等,但未見明確的QT間期改變。 治療甲狀腺癌甲狀腺髓樣癌發病率低,具有遺傳性,無論放射治療、聯合化療抑或內分泌治療效果不佳,預后差。0008號研究是一項進行中的、開放的Ⅱ期研究,評估凡德他尼治療進展期遺傳性甲狀腺髓樣癌的療效和毒副作用。11例可評價的病人中(接受凡德他尼 300 mg/d,至少3個月),2例患者獲得PR,9例患者獲SD。另外,病人血漿腫瘤標志物降鈣素和癌胚抗原分別較基線值下降了72%和25%。目前人們認為,凡德他尼治療甲狀腺髓樣癌主要作用于腫瘤細胞靶點RET酪氨酸激酶,RET可促進腫瘤細胞生長和存活,40%的散發性和100%遺傳性甲狀腺髓樣癌有RET基因的過表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