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奧扎莫德的心臟安全性:首劑監測是否必要?时间:2025-05-26 作者:醫學編輯陳筱曦 阅读 奧扎莫德作為新一代鞘氨醇-1-磷酸(S1P)受體調節劑,在多發性硬化(MS)和潰瘍性結腸炎(UC)的治療中展現出顯著療效。然而,其心臟安全性一直是臨床關注的焦點,尤其是首劑使用后的心臟反應,首劑監測是否必要存在爭議。 奧扎莫德的作用機制與心臟影響 奧扎莫德通過高選擇性結合S1P1和S1P5受體,抑制淋巴細胞從淋巴結中流出,減少外周炎癥細胞數量,同時可透過血腦屏障發揮中樞保護作用。但S1P受體在心臟中也廣泛表達,激活S1P1受體可能影響心臟傳導系統,導致心率減慢、房室傳導阻滯等不良反應。 臨床試驗數據 在SUNBEAM和RADIANCE兩項關鍵III期研究中,納入大量復發型MS患者。結果顯示,奧扎莫德組首劑對心率的影響小,心動過緩發生率低,僅有0.8%,且未出現二度或三度房室傳導阻滯。一項針對奧扎莫德心臟安全性的匯總分析表明,其總體心臟安全性良好,任何不良事件、因不良事件停藥等的患者比例與干擾素β-1a相當。 首劑監測的必要性探討 盡管臨床試驗數據顯示奧扎莫德心臟安全性良好,但在實際臨床應用中,仍需考慮個體差異。對于有心臟疾病史、心律失常風險較高的患者,首劑監測可及時發現潛在的心臟不良反應,采取相應的干預措施。例如,對于已有心臟疾病的患者,建議進行首劑給藥監測,并在必要時通過靜脈給藥阿托品或異丙腎上腺素逆轉心率下降。 然而,對于心臟功能正常、無心臟疾病史的患者,首劑監測可能并非必要。奧扎莫德具有延緩吸收且具有較高的分布容積和較低的峰濃度,這一藥動學特點使得其對心率的影響較小。而且,首劑監測會給患者帶來不便,增加醫療成本。 綜合考慮臨床試驗數據和臨床實際情況,對于有心臟疾病史、心律失常風險較高的患者,建議進行首劑監測。而對于心臟功能正常、無心臟疾病史的患者,可根據具體情況,在充分告知患者風險和獲益后,決定是否進行首劑監測。同時,在使用奧扎莫德過程中,應密切觀察患者的心臟癥狀和體征,定期進行心電圖檢查,以確保用藥安全。 海得康”發掘國際新藥動態,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咨詢服務,更多問題,請咨詢海得康醫學顧問,電話:400-001-9769,海得康官網微信:15600654560。 【友情提示:本文僅作為參考意見。用藥期間隨時與醫生保持聯系,隨時溝通用藥情況。圖片侵權,請聯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