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布替尼聯合氟達拉濱、環磷酰胺和利妥昔單抗作為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初始療法的五年效果評估时间:2024-07-04 作者:醫學編輯陳筱曦 阅读 在針對初治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患者的治療中,采用伊布替尼聯合氟達拉濱、環磷酰胺和利妥昔單抗(簡稱iFCR方案),隨后進行為期2年的伊布替尼維持治療(IM),能夠顯著提高患者體內微小殘留。∕RD)達到不可檢測水平(<10-4,即uMRD4)的比例。 最新研究數據顯示,在對85名患者進行中位時間為63個月的隨訪后,我們發現,盡管其中有5名(6%)患者存在17p缺失或TP53突變,但仍有高達91%的患者完成了iFCR方案及后續的2年IM治療。五年無進展生存率(PFS)和總生存率分別達到94%(95%置信區間[CI],89%-100%)和99%(95% CI,96%-100%)。在長期隨訪期間,未再發生新的死亡事件。 值得注意的是,免疫球蛋白重鏈可變區基因狀態或IM治療的持續時間并未對PFS產生顯著影響。此外,患者外周血(PB)中uMRD4的高比例得到了持續維持(iFCR治療結束時為72%,2年IM結束時為66%,治療開始后4.5年時為44%)。在13名出現MRD轉化的患者中,盡管沒有發生臨床進展,但其中大多數(77%)在停止伊布替尼治療后出現轉化。 在研究過程中,未發現患者攜帶布魯頓酪氨酸激酶(BTK)突變,僅有一名患者檢測出PLCG2突變。按照治療方案,其中六名患者接受了伊布替尼的再治療,中位再治療時間為34個月。此外,心房顫動的累積發生率為8%,而第二惡性腫瘤或非惡性血液病的發生率為13%,其中主要為非黑色素瘤皮膚癌。 綜上所述,iFCR聯合2年IM治療方案在不同遺傳背景的CLL患者中均實現了持久的深度緩解。重新出現的克隆并未攜帶BTK突變,且在重新治療后仍對伊布替尼保持敏感性。 伊布替尼仿制藥已在孟加拉上市,如需購藥,可出國就醫。海得康專注正規海外醫療,幫助中國患者搭建海外醫藥橋梁!更多藥品資訊,請咨詢海得康醫學顧問,電話:400-001-9769,或加微信:hdk4000019769。 溫馨提示:本文內容僅供參考,并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具體的治療方案應由醫生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綜合評估后確定。在用藥期間,請與醫生保持密切聯系,及時反饋用藥情況。如果圖片涉及侵權問題,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