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線粒體靶向藥他莫昔芬治療轉移性實體瘤患者效果顯著,他莫昔芬用法用量及副作用是什么?时间:2024-03-18 作者:醫學編輯陳筱曦 阅读 線粒體已成為癌癥治療領域的新興靶點。本研究探討了線粒體靶向他莫昔芬(MitoTam)對實體轉移瘤患者的療效。 在一項涵蓋多種惡性腫瘤轉移性患者的研究中,共招募了75名患者。該研究分為I期和Ib期兩個階段。I期研究采用3+3設計,評估了兩種治療方案下MitoTam的劑量遞增,旨在確定藥物的安全性以及最大耐受劑量(MTD)。在Ib期,研究團隊在8周和6周內分別應用了三種不同的給藥方案,主要目標是評估MitoTam的長期毒性,其次則是探究其抗癌效果。 總共有37名患者參與了I期研究,38名患者參與了Ib期研究。在I期階段,初步通過外周靜脈給予MitoTam后發現血栓性靜脈炎的風險較高,而采用中心靜脈給藥則能有效規避這一風險。研究結果顯示,患者可耐受的最高劑量為5.0 mg/kg。在I期,主要的不良反應(AE)包括中性粒細胞減少(30%)、貧血(30%)和發熱/體溫過高(30%)。而在Ib期,主要的不良反應則為發熱/體溫過高(58%),其次是貧血(26%)和中性粒細胞減少癥(16%)。嚴重的AE主要與血栓栓塞(TE)并發癥相關,分別影響了I期和Ib期患者的5%和13%。值得注意的是,與MitoTam治療顯著相關的唯一AE是Ib期的貧血(p=0.004)。在測試的各種方案中,每周給藥3次,每次0 mg/kg持續6周的方案表現出了最佳的安全性,幾乎所有AE均為1級(G1)。在研究期間,共有5例患者死亡,其中2例符合疑似意外嚴重不良事件報告(SUSAR)標準,分別為G4血小板減少癥和G5中風。 在療效方面,MitoTam在37%的患者中顯示出了以臨床獲益率(CBR)評估的獲益效果。其中對腎細胞癌(RCC)的療效尤為顯著:在6名患者中,有4名達到了疾病穩定(SD),1名達到了部分緩解(PR),因此總共有83%的患者展現出了CBR。 基于本研究結果,MTD被確定為5.0 mg/kg。推薦的MitoTam劑量為3.0 mg/kg,每周一次通過中心靜脈給藥,并建議進行預防性抗凝治療。主要的毒性反應包括血液學AE、高熱/發燒以及TE并發癥。同時記錄了1例致命性中風和非致命性G4血小板減少癥。總體而言,MitoTam對轉移性腎細胞癌展現出了顯著的治療效果。 海得康”發掘國際新藥動態,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咨詢服務,更多問題,請咨詢海得康醫學顧問,電話:400-001-9769,海得康官網微信:15600654560。 【友情提示:本文僅作為參考意見。用藥期間隨時與醫生保持聯系,隨時溝通用藥情況。圖片侵權,請聯系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