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分享:使用替本福司tebentafusp治療黑色素瘤的真實經歷
52歲的李先生是一名轉移性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確診時已出現肝臟轉移,傳統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失敗后,他參與了替本福司(tebentafusp)的臨床試驗。
治療初體驗:希望與挑戰并存
首次接受替本福司靜脈注射時,李先生感受到注射部位輕微灼痛,但治療團隊提前告知這是正常反應。治療第3天,他突發寒戰、發熱,體溫升至39.5℃,被診斷為1級細胞因子釋放綜合征(CRS)。醫生立即給予對乙酰氨基酚降溫,并暫停治療24小時后減量恢復,此后通過提前服用對乙酰氨基酚和氯雷他定,CRS癥狀顯著減輕。
療效顯現:腫瘤負荷持續下降
治療4周后,李先生的乳酸脫氫酶(LDH)水平從治療前的450 U/L降至220 U/L,CT顯示肝臟轉移灶縮小30%。治療第12周時,PET-CT顯示所有病灶代謝活性消失,達到完全緩解(CR)。他激動地回憶:“原本以為生命進入倒計時,現在又能陪女兒參加畢業典禮了!
長期管理:平衡療效與副作用
盡管療效顯著,但皮疹和皮膚瘙癢成為長期困擾。李先生需每日涂抹保濕霜,嚴重時口服抗組胺藥。治療第6個月,他出現1級肝酶升高(ALT 85 U/L),通過暫停治療1周并服用護肝藥物后恢復。醫生強調,替本福司需嚴格遵循“劑量爬坡”方案,前3周逐步遞增劑量可顯著降低CRS風險。
生活重塑:回歸正常軌跡
如今李先生已維持CR狀態18個月,除每月一次的門診復查外,他重新開始了晨跑和旅行。他提醒病友:“治療期間務必保持充足水分攝入,避免劇烈運動誘發CRS。心理支持同樣重要,加入病友群讓我學會用積極心態對抗疾病。”
“海得康”一直緊密跟蹤國際新藥的最新進展,并致力于為國內患者提供關于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專業咨詢服務。如果需要更多的信息,請撥打我們的醫學顧問電話:400-001-9769,或添加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我們的專業團隊會為提供詳細的咨詢。
溫馨提示:本文內容僅供參考,并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具體的治療方案應由醫生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綜合評估后確定。在用藥期間,請與醫生保持密切聯系,及時反饋用藥情況。如果圖片涉及侵權問題,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