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肢端和粘膜亞型在內的黑色素瘤術后輔助治療的三年分析報告
輔助治療已顯示出在改善術后黑色素瘤患者臨床預后方面的積極作用。然而,針對肢端黑色素瘤和粘膜亞型黑色素瘤的長期療效,在以往的試驗中尚未得到充分評估。本研究旨在評估接受抗PD-1抗體(Ab)或BRAF和MEK抑制劑達拉非尼(dabrafenib)和曲美替尼(trametinib)聯合治療的黑色素瘤患者(包括肢端和粘膜亞型)的3年無復發生存率(RFS)和總生存率(OS)。
我們回顧性分析了120名接受抗PD-1抗體或達拉非尼和曲美替尼聯合治療的患者的3年復發時間(TTR)和總生存期(OS)。
總體中位TTR為18.4個月,范圍在0.69至36個月之間。肢端型和粘膜型的3年TTR分別為28.1%和38.5%。在亞組分析中,基線腫瘤厚度(TT)和肢端類型與TTR顯著相關。此外,我們還對104名肢端和非肢端皮膚患者進行了進一步分析,將他們分為抗PD-1抗體或達拉非尼加曲美替尼聯合治療隊列。結果顯示,肢端亞型和TT是重要的預后因素。在3年OS的分析中,無論是單變量還是多重分析,僅腫瘤潰瘍與OS顯著相關。粘膜類型的基線或治療相關因素未顯示出顯著差異(p > 0.05)。
本研究表明,在3年TTR終點時,輔助治療對非肢端皮膚黑色素瘤的療效相較于肢端或粘膜類型更為顯著。
“海得康”一直緊密跟蹤國際新藥的最新進展,并致力于為國內患者提供關于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專業咨詢服務。如果需要更多的信息,請撥打我們的醫學顧問電話:400-001-9769,或添加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我們的專業團隊會為提供詳細的咨詢。
溫馨提示:本文內容僅供參考,并不能替代專業醫療建議。具體的治療方案應由醫生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綜合評估后確定。在用藥期間,請與醫生保持密切聯系,及時反饋用藥情況。如果圖片涉及侵權問題,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