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洛替尼聯合莫洛替尼momelotinib治療未經TKI治療的EGFR突變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厄洛替尼仿制藥上市
臨床前期證據顯示,白介素6/Janus激酶(JAK)/STAT3的前饋細胞因子環在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對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劑(EGFR TKI)產生耐藥性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基于此,我們進行了一項1b期研究,以評估JAK1/2和TANK結合激酶1(TBK1)的抑制劑莫洛替尼momelotinib與厄洛替尼聯合,在未經EGFR TKI治療的EGFR突變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的療效。
在本研究中,患者首先接受厄洛替尼的導入治療(每天口服50、75、100或150毫克),隨后在3+3的研究設計中,聯合使用莫洛替尼momelotinib并逐步增加其劑量。莫洛替尼momelotinib的最大耐受劑量(MTD)主要根據第一個28天周期內劑量限制性毒性(DLT)的發生率來確定。同時,我們也對治療效果和藥代動力學(PK)進行了評估,作為研究的次要終點。
共有11名患者參與了研究,他們分別接受了3個不同劑量水平的莫洛替尼momelotinib治療(100毫克每日一次、200毫克每日一次和100毫克每日兩次)。最終確定,莫洛替尼momelotinib200毫克每日一次與厄洛替尼聯合用藥為最大耐受劑量。在莫洛替尼momelotinib100毫克每日兩次的劑量下,發生了兩例DLT,分別為4級中性粒細胞減少癥(無發熱)和3級腹瀉。
治療期間最常見的不良事件包括腹瀉、皮膚干燥、疲勞和食欲下降,其中絕大多數為1-2級。總體緩解率達到了54.5%(90%置信區間為27.1-80.0%,均為部分緩解),中位無進展生存期為9.2個月(90%置信區間為6.2-12.4個月)。此外,莫洛替尼momelotinib的使用并未對厄洛替尼的藥代動力學產生影響。
然而,與厄洛替尼單藥治療的歷史數據相比,聯合使用JAK1/2和TBK1抑制劑莫洛替尼momelotinib并未顯著提升EGFR突變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獲益。
據悉,厄洛替尼的仿制藥已在印度正式上市。對于需要購買此藥的患者來說,現在有了更多的選擇。若考慮購買此藥,患者可以選擇前往國外就醫,并在當地合法購買該藥品。仿制藥為那些尋求更經濟、有效治療方案的患者帶來了希望。“海得康”作為一個專業的醫療咨詢平臺,有著豐富的國際新藥動態知識和經驗,能夠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專業咨詢服務。如有需要,可以撥打服務熱線400-001-9769或海得康官方微信15600654560來獲取幫助。
請注意,所有關于藥物的使用和副作用的信息都應僅作為參考,具體用藥還請務必與醫生進行充分的溝通和討論。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