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拉替尼治療成人間變性淋巴瘤激酶陽性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效果和耐受性怎么樣?
肺癌是第三大常見癌癥。最常見的肺癌類型是非小細胞肺癌(NSCLC),約占病例的85%,其中65%會在疾病晚期(IIIB-IV)被診斷出來,12.2%會出現進展從早期到晚期。
克唑替尼(Crizotinib)是第一代ALKTKI,隨后推出了第二代ALKTKI(ceritinib色瑞替尼、alectinib阿來替尼和brigatinib布加替尼)。艾樂替尼在一項隨機、開放標簽的3期試驗中顯示出治療ALK+晚期NSCLC的系統和中樞神經系統功效,其中303名患者接受了隨機分組(艾樂替尼組152名患者,克唑替尼組151名患者)。與克唑替尼相比,在一項開放標簽3期試驗中,137名患者被隨機分配至布加替尼組,138名患者被隨機分配至克唑替尼組,布加替尼對先前未接受過ALK抑制劑的ALK+NSCLC患者具有強大的療效。由于第二代TKI優于克唑替尼,因此被采用作為標準一線治療。
然而,盡管這些TKI具有療效,但疾病復發、耐藥性和中樞神經系統(CNS)進展(疾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仍然構成ALK+晚期NSCLC治療的主要問題。
勞拉替尼(Lorlatinib)是第三代ALKTKI,適用于ALK+晚期NSCLC成年患者的二線或三線治療,能夠穿過血腦屏障,在中樞神經系統中達到高暴露量并抑制溶劑前部ALKG1202R突變是對第一代和第二代ALKTKI產生耐藥性的最常見原因之一。
CROWN試驗是一項全球隨機III期試驗,評估了勞拉替尼與克唑替尼相比,對既往未經治療的ALK+晚期NSCLC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在數據截止時,與克唑替尼相比,勞拉替尼表現出顯著更長的無進展生存期(PFS)(勞拉替尼未達到的中位數vs克唑替尼為9.3個月),12個月時無疾病進展的生存患者比例更高(78%vs39%),與接受克唑替尼治療的患者相比,顱內反應的頻率更高。中位隨訪時間為36個月后,勞拉替尼尚未達到中位PFS,勞拉替尼組36個月時出現PFS的患者比例為63.5%,克唑替尼組為18.9%。
海得康”挖掘海外已上市藥品資訊,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咨詢服務,海得康醫學顧問咨詢電話:400-001-9769,官網微信:15600654560。
【友情提示:本文醫藥信息內容僅供參考,具體疾病治療和用藥請咨詢醫生評估,海得康不承擔任何責任。本站圖片來源于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