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可以仿制腫瘤新藥嗎?【海得康海外醫療】时间:2018-07-12 作者:海得康醫學編輯劉曉曦【原创】 阅读 專利藥問題一直是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沖突最嚴重的問題之一。發達國家往往認為,若不保護藥品專利,新藥研制便會受到影響。但一些發展中國家認為,為本國民眾生產廉價藥物是一種道義上的責任,需要對藥品的專利權進行限制。在這方面印度的做法最為典型,雖然印度迫于國際壓力,于2005年頒布專利法,首次允許對藥品授予專利權,但僅限于1995年后發現的藥物。 以諾華公司生產的格列衛為例,早在2006年,為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諾華就將印度政府告上法庭,敗訴后又上訴至印度最高法院,但2013年仍遭敗訴。 強制許可是發展中國家打破醫藥專利壁壘的利器 印度對藥品專利保護非常少,這在國際上也是個很特殊的例子。如果說沒有參照性的話,那么“強制許可”(不經專利權人同意,直接允許其他單位或個人實施其發明創造)也許是發展中國家打破發達國家醫藥專利壁壘的利器,而國際上這種例子并不少見。 以泰國為例,2006年前后,面對本國嚴重的艾滋病疫情,泰國就對抗艾藥物進行了“強制許可”。不僅如此,泰國還根據WTO規則,對格列衛等四種癌癥治療藥品實施強制許可,結果,諾華公司承諾對泰國全民健康保險計劃內的癌癥患者全部免費提供該藥。 除了泰國,巴西、南非、印度尼西亞等國也都有類似為了重大疾病病人的健康權為由,動用WTO規則對專利壟斷藥企進行討價還價的案例。 中國借助13億人的巨大市場以強制許可和國際制藥巨頭談判大幅降低這些專利藥的價格并非沒有可能。2005年,中國頒布了《涉及公共健康問題的專利實施強制許可辦法》,雖然這僅是針對傳染病的,但2008年底修改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也已經明確規定,“為了公共健康目的,對取得專利權的藥品……可以給予強制許可”。然而到目前為止,國家知識產權局沒有收到一例專利強制許可的申請。希望國人盡早吃上便宜的進口原研藥,遠離“假藥”、遠離疾病。 海得康是國內知名的中印醫療旅游咨詢服務公司,生命最大,安全最重,海得康——專注正規海外醫療,為中國患者提供印度優質醫療咨詢服務,讓患者選擇更新、更有效、更廉價的治療藥物和方案。詳詢:400-001-9763、010-67385800。 免責聲明 由本文所表達的任何關于疾病的建議都不應該被視為醫生的建議或替代品,請咨詢您的治療醫生了解更多細節。本站信息僅供參考,海得康不承擔任何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