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時間:2017-10-11 作者:PD1 【轉載】 腎細胞癌是泌尿外科較為常見的腫瘤之一。其中,大約有 65% 為局限性腎癌,可通過外科手術方法根治;而 30% 的腎癌為轉移性腎癌(mRCC),需要采用綜合治療方案。 隨著近些年靶向藥物的臨床應用,轉移性腎癌患者的生存期得到了明顯提高。目前,共有 11 種藥物被 FDA 批準用于轉移性腎癌的一線及二線治療。轉移性腎癌的治療藥物按照作用機理可分為三種:細胞因子,小分子激酶抑制劑以及免疫檢查點抑制劑。 20 世紀 90 年代起,高劑量的白介素-2(IL-2)及其重組藥物—阿地白介素,一直作為 mRCC 標準的一線治療方案。然而,這類藥物普遍的反應率只有 5%~27%,且對患者的長期存活改善不佳,加之副反應眾多且嚴重,目前已逐漸被以下兩種藥物取代。 小分子激酶抑制劑代表藥物:索拉非尼(sorafenib),舒尼替尼(Sunitnib) 隨著 2005 年第一款激酶抑制劑—索拉非尼被 FDA 批準用于 mRCC 的化療,靶向治療逐漸進入大家的視野。此后,眾多的新型多效激酶抑制劑/聯合方案被 FDA 批準用于轉移性腎癌的治療,包括舒尼替尼(Sunitnib),替西羅莫司(Temsirolimus),貝伐珠單抗(Bevacizumab)聯合干擾素α,依維莫司(everolimus),帕唑帕尼(Pazopanib),阿西替尼(Axitnib)。 2015 年后又有兩種激酶抑制劑/聯合方案被 FDA 批準:卡博替尼(Cabozantinib)和樂伐替尼(Lenvatinib)聯合依維莫司。 激酶抑制劑可細分為血管表皮生長因子受體(VEGFR)抑制劑及 mTOR 受體抑制劑(表 1)。其中,VEGFR 抑制劑可通過抑制不同類型的 VEGFR(VEGFR-1,VEGFR-2,VEGFR-3)實現抑制腫瘤細胞增殖和轉移的作用。 由于各類 VEGFR 抑制劑的受體不同,因此在一線 VEGFR 抑制劑,例如舒尼替尼和帕唑帕尼,治療無效的情況下,某些二線 VEGFR 抑制劑仍可能發揮抑制作用,包括阿西替尼,卡博替尼和樂伐替尼(聯合依維莫司)。 目前常用的 mTOR 抑制劑有兩種,替西羅莫司和依維莫司。其中,替西羅莫司是一線化療藥物,而依維莫司需要聯合 VEGFR 抑制劑用藥。mTOR 抑制劑通過抑制腫瘤細胞中 mTOR 通路抑制腫瘤的進展,且不會與 VEGFR 抑制劑出現交叉耐藥的現象,因此 mTOR 抑制劑可單獨或與 VEGFR 抑制劑聯合用藥治療 mRCC。mTOR 抑制劑的常見副反應包括肺炎和高鈣血癥。 相較于細胞因子治療,患者對激酶抑制劑的反應性較高,且毒副作用較少,患者的中位生存期顯著延長,因此現今轉移性腎癌的藥物治療多以激酶抑制劑為主。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代表藥物:納武單抗(Nivolumab) 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可特異性抑制免疫細胞激活的免疫檢查點,例如 CTLA-4 和 PD-1,從而阻止腫瘤細胞的免疫逃避。不同于激酶抑制劑,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毒副作用相對較少,但有導致自體免疫毒性,對內分泌、胃腸道、呼吸等系統產生影響。 納武單抗是第一個也是唯一被 FDA 批準用于 mRCC 化療方案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納武單抗是抗 PD-1 抗體,可特異性抑制 PD-1,從而通過抑制 T 細胞的功能促進自體免疫耐受。研究表明,在接受一種或者兩種 VEGFR 抑制劑后使用納武單抗的患者中位生存期顯著提升,副反應顯著降低。 目前,眾多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仍處于臨床試驗階段,包括抗 PD-L1 抗體,阿特珠單抗(atezolizumab)和巴文西亞(Bavencio;avelumab);抗 CTLA-4 抗體,易普利姆瑪(ipilimumab)。 展望服用不同類型的激酶抑制劑可導致患者出現相應的并發癥,長期服用還可能出現耐藥性,因此藥物聯合治療 mRCC 成為進一步提高治療反應率、降低副反應的方法。 目前常用的方案為樂伐替尼聯用依維莫司,臨床試驗表明,接受該方案的患者中位生存期得到了顯著提升;相比單獨用藥,該方案的毒性較多,但仍處于可控狀態。該方案已于 2016 年被 FDA 批準用于 mRCC 的藥物治療。目前處于臨床試驗階段的聯合方案還包括:依維莫司聯用貝伐珠單抗,TRC105(抗內皮因子/CD105 抗體)聯用阿西替尼或貝伐珠單抗等。 海得康發掘國際新藥動態,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咨詢服務,如丙肝新藥印度吉三代、肝癌新藥印度多吉美、PD-1、PD-L1、肺癌AZD9291等,幫助國內患者選擇更新更有效的治療藥物和手段,更多藥品信息及購藥渠道,詳詢:400-001-9763,010-67385800,微信:headkonhdk m.jwxr.com.c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