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時間:2017-09-29 作者:AZD9291 【轉載】 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EGFR TKI)是肺癌常見靶向治療藥物。在現有的三代EGFR TKI中,如何序貫治療成為當前熱點。在28日的第二十屆全國臨床腫瘤大會暨2017年CSCO學術年會肺癌論壇上,臺灣大學醫學院腫瘤醫學研究所所長、臺灣大學附屬醫院腫瘤醫學部主任楊志新教授就此話題作了精彩報告,在此擷取部分內容,以饗讀者。 三代EGFR TKI 第一代:吉非替尼、厄洛替尼、拉帕替尼 第二代:來那替尼(Neratinib)、達克替尼(Dacomitinib)、阿法替尼 第三代:WZ4002、CO-1686、AZD9291(奧希替尼) 第一代EGFR TKI用于EGFR突變陽性患者系列研究結果 (圖2) ARCHER 1050研究 ARCHER 1050研究是一項隨機、開放標簽、Ⅲ期臨床研究。該研究顯示,在伴EGFR活性突變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無腦轉移)中,達克替尼一線治療相較吉非替尼一線治療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顯著延長(14.7VS 9.2個月)。 AURA3研究 AURA3研究是一項開放標簽、隨機Ⅲ期臨床研究,在EGFR T790M突變陽性的晚期NSCLC患者中,對比了奧希替尼治療相較鉑類-培美曲塞聯合化療的療效和安全性。來自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的莫樹錦教授和廣東省人民醫院的吳一龍教授均參與了此項研究。 AURA3研究顯示,奧希替尼相較鉑類-培美曲塞聯合化療的PFS顯著延長(10.1VS4.4個月),使疾病進展風險下降了70%【風險比(HR)0.30,P<0.001】 那么,奧希替尼能否用于一線治療呢?FLAURA和AURA研究對此進行了探索。 FLAURA研究 在EGFR 外顯子19或21突變型NSCLC患者中,隨機III期試驗FLAURA對奧希替尼相較厄洛替尼或吉非替尼的一線治療進行了比較。研究主要終點為PFS。 FLAURA研究顯示,奧希替尼相較標準治療的中位PFS為18.9VS 10.2(個月),風險比(HR)0.46(P<0.0001)。各亞組包括研究開始有腦轉移或沒有腦轉移的患者,PFS獲益均一致。 中期生存分析時(25%成熟)總生存似乎支持奧希替尼,HR 0.63,但沒有統計學意義。 AURA3、FLAURA等系列試驗結果的公布,為EGFR突變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然而,EGFR T790M突變陰性患者該如何治療?相較現有一線治療,奧希替尼一線治療能否延長患者總生存期?若直接采用奧希替尼一線治療,發生耐藥后還能否再應用第一、二代EGFR TKI呢?其耐藥機制是什么……這些是未來需要探討的問題。 海得康發掘國際新藥動態,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咨詢服務,如丙肝新藥印度吉三代、肝癌新藥印度多吉美、PD-1、PD-L1、肺癌AZD9291等,幫助國內患者選擇更新更有效的治療藥物和手段,更多藥品信息及購藥渠道,詳詢:400-001-9763,010-67385800,微信:headkonhdk m.jwxr.com.c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