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時間:2017-09-26 作者:AZD9291 【轉載】 近年來,隨著精準醫學和規范化診療模式的到來,靶向藥物治療已成為非小細胞肺癌臨床治療的重要手段 肺癌中的85%到90%為非小細胞肺癌,而且通常在發現時已為晚期。對于絕大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進行外科手術已無法獲得療效,多采用以化學治療為主的綜合治療,尤其近年來大熱的靶向藥,更將聯合化療推向了新的的高度。明顯地延長患者生存時間、控制疾病進展程度和提高生活質量。 01靶向藥物是什么 靶向藥物(也稱作靶向制劑)是指被賦予了靶向(Targeting)能力的藥物或其制劑。其目的是使藥物或其載體能瞄準特定的病變部位,并在目標部位蓄積或釋放有效成分。靶向制劑可以使藥物在目標局部形成相對較高的濃度,從而在提高藥效的同時抑制毒副作用,減少對正常組織、細胞的傷害。 目前為止,針對肺癌的靶向藥物代表大致分為單克隆抗體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兩種,主要靶點有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表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等。 代表藥物: 1EGFR靶點:吉非替尼、厄洛替尼、鹽酸埃克替尼、奧希替尼AZD9291、阿法替尼 2ALK靶點:克唑替尼、賽立替尼 3HER2靶點:阿法替尼、曲妥珠單抗 4VEGF靶點:貝伐珠單抗 02靶向藥物的優勢 近年來,靶向藥物的出現開創了肺癌治療的新時代,與直接抑制或殺傷腫瘤細胞的傳統化療相比,靶向藥治療腫瘤藥物具有以下獨特的優勢 1治療效果更明顯且不易產生耐藥性 2靶向性更好,可避免對正常細胞的損傷 3能使得腫瘤組織內血管正; 03靶向藥物的進展 治療肺癌的靶向藥物發展到現在為止,已經推出了三代靶向藥。 1第一代靶向藥物:包括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等。這些藥物與靶點的結合并不牢固,結合一段時間就分開了,因此被稱為可逆的靶向藥物。 2第二代靶向藥物:以阿法替尼為代表,治療藥物會不可逆地與靶點結合,永久地鎖住靶點,不讓它“作惡”,同時二代相比一代作用靶點更加廣泛,這是二代靶向藥物與一代靶向藥物在作用機理上最顯著的區別。 3第三代靶向藥:包括奧希替尼、艾維替尼等,三代靶向藥作用于一代或者二代靶向藥物發生耐藥的特定基因突變(T790M),具有高度的特定基因突變選擇性。 一代和二代靶向藥的適用人群比較相似,都是用于患者的初始治療,二代比一代顯示出更好的療效,而三代靶向藥適用于患者在接受一代或二代靶向藥治療之后、且出現了特定的耐藥基因突變。 04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靶向治療 2016年第4版的美國NCCN指南中推薦使用貝伐珠單抗聯合化療作為NSCLC的一線化療方案,同時,貝伐珠單抗聯合紫杉醇和卡鉑用于不可切除的晚期、轉移性或復發性非鱗癌NSCLC的一線治療適應癥也于2015年獲得CFDA的批準。 東部腫瘤協作組織進行的研究也發現貝伐珠單抗聯合紫杉醇和卡鉑較單純化療可以顯著延長晚期、轉移性或復發性非鱗狀細胞NSCLC患者的總生存期和無進展生存期。 海得康發掘國際新藥動態,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咨詢服務,如丙肝新藥印度吉三代、肝癌新藥印度多吉美、PD-1、PD-L1、肺癌AZD9291等,幫助國內患者選擇更新更有效的治療藥物和手段,更多藥品信息及購藥渠道,詳詢:400-001-9763,010-67385800,微信:headkonhdk m.jwxr.com.c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