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時間:2017-09-06 作者:多吉美 【轉載】 一、肝的解剖和生理概要 1.肝的解剖圖 2.肝的生理作用 肝臟在代謝、膽汁生成、解毒、凝血、免疫、熱量產生及水電解質調解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A.代謝功能:人體內所需的糖、蛋白質、脂肪、維生素、激素都是通過肝臟的參與下完成代謝的。 B.膽汁生成排泄:每天肝臟制造出800-100ml膽汁進入腸道,活化消化力,膽汁中含有膽固醇、膽鹽和膽紅素及其他代謝產物,其中膽鹽有助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C.解毒作用:肝可清除血液內的外源性、內源性化學物質、細菌和其他顆粒物質,將它們排出體外。 D.凝血機制:肝臟對凝血和抗凝血系統的動態平衡起重要作用。 E.免疫功能:肝臟可吞噬、隔離、消除、改造入侵和內生的各種抗原物質,因此與免疫功能關系密切。 F.其他功能:肝臟還參與人體血容量調節、熱量的產生和水、電解質的調節。 二、肝癌病理學 (一)組織學分型 肝癌即肝臟惡性腫瘤,原發性肝癌分為肝細胞癌、膽管細胞癌和混合細胞癌三種組織學類型。 1.肝細胞癌 肝細胞癌在我國占原發性肝癌的95%以上。起源于肝細胞。肝細胞癌還可分為梁索型、腺樣型、實體型和硬化型四種組織學類型。 2.膽管細胞癌 膽管細胞癌在我國占原發性肝癌的3%左右。 3.混合細胞癌 混合細胞癌包含細胞癌和膽管細胞癌兩種成分。 肝細胞癌和膽管細胞癌的臨床病理特點 項目肝細胞癌膽管細胞癌 性別男性多見女性多見 肝病背景肝炎感染,肝硬化肝內膽管炎癥,肝吸蟲 腫瘤質地軟硬 門靜脈癌栓常見少見 轉移方式肝內轉移肝門淋巴結轉移 血液供應大多富血供乏血供 CT增強所見等或低密度極低密度 腫瘤標志物AFPCEA,CA19-9 伴發肝硬化多,重少,輕 栓塞化療可有效多無效 (二)肝癌的轉移特點 肝癌的轉移通常多先肝內播散,然后出現肝外轉移。 肝癌細胞首先在肝內蔓延和轉移,進入血竇,然后侵犯門靜脈分支,或肝靜脈分支,門靜脈累及后可引起肝內播散,播散多先在同側,然后播及對側肝。 肝靜脈累及后即可進入體循環轉移至全身各部,多轉移至肺、骨、腎上腺或腦等處,亦有極少數向皮下轉移。癌組織侵入肝門處,膽管可引起梗阻性黃疸,或膽管內大出血。 肝癌亦可蔓延、浸潤至鄰近器官組織,如膈、胃、結腸、網膜等。 三、肝癌診斷檢查 (一)實驗室檢查 1.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 AFP測定對診斷肝癌有相對的專一性,是檢測肝癌最特異的標志物,具有確立診斷、早期診斷、判斷療效與復發、估計預后等價值。 2.其他標志物 肝癌的各種標志物甚多,雖然對原發性肝癌的定性診斷缺乏特異性,但聯合應用對AFP陰性病例的診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應用比較普遍的有:DCP、AFU、γ-GGT、鐵蛋白Ferritin、CEA、CA19-9、AAT。 (二)影像學檢查 1.超聲顯像US 2.CT 3.MRI 4.肝動脈造影 5.PET (三)其他檢查 肝穿刺腫瘤組織病例檢查、鎖骨上淋巴活檢、皮下結節活組織檢查、腹水找癌細胞、腹腔鏡探查等對原發性肝癌的診斷也有一定價值。 四、肝癌的治療 根據肝癌的不同階段酌情進行個體化綜合治療,是提高肝癌療效的關鍵。肝癌的常見療法,除了傳統的三大療法手術、放療、化療外,還有介入治療、消融治療、靶向治療、生物免疫治療、中醫藥治療等。 1.手術治療 肝癌手術治療包括肝切除術、肝移植術及非切除性手術治療。 肝切除術是治療肝癌的首選,也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肝切除方法包括根治性肝切除和姑息性肝切除。但能否切除和切除的療效,不僅與腫瘤大小有關,還與肝臟功能、有無肝硬化、腫瘤部位、腫瘤界限、有無完整包膜等有非常密切的關系。 目前,采用肝移植術治療原發性肝癌的經驗已經越來越成熟,但主要問題是肝癌復發或轉移。目前肝癌肝移植的適應癥在國內外有多重標準,如何選擇,尚無統一定論。 對不能切除的肝癌可根據具體情況,采用術中肝動脈結扎、肝動脈化療栓塞、射頻、冷凍、激光、微波等治療有一定的療效。 2.介入治療 肝癌的介入治療包括肝動脈化療(HAI)、肝動脈栓塞(HAE)及化療性栓塞(TACE),單純給予肝動脈化療(HAI)是不夠的,化療性栓塞(TACE)是目前最主要的介入治療方法。 其適應癥為:(1)不能手術切除的中晚期原發性肝癌患者;(2)能手術切除,但由于其他原因(例如高齡、嚴重肝硬化等)不能或不愿進行手術的患者;(3)手術切除后,估計仍有癌殘留。對于上述患者,放射介入治療可以作為非手術治療中的首選方法。 3.消融治療 用于肝癌局部消融治療包括瘤內注射的化學消融、微波固化、激光熱療,以及射頻消融等物理消融技術。較為常用的是射頻消融、微波消融和瘤內無水乙醇注射。 局部消融適用于:(1)腫瘤直徑小于5cm的單發腫瘤,或腫瘤直徑小于3cm的3個以內多發結節,無血管侵犯無遠處轉移,患者肝功能Child-Pugh A或者B級的早期腫瘤;(2)術后復發的肝癌;(3)肝移植的“橋梁治療”;(4)與其他治療手段聯合應用于肝癌的綜合治療中。 4.放射治療 20世紀90年代中期之后,三維適形放療和調強適形放療等現代放療技術逐漸成熟,為放療在肝癌治療中的應用提供了新的機會。 肝癌的放療指征:(1)腫瘤局限,因肝功能不佳不能進行手術切除,或腫瘤位于重要解剖結構,在技術上無法切除,或拒絕手術;(2)手術后有殘留病灶者;(3)肝門膽管的梗阻、門靜脈和肝靜脈的瘤栓;(4)遠處轉移灶的治療,如淋巴結轉移、腎上腺轉移以及骨轉移。 5.化學治療 肝癌化療有全身化療、肝動脈插管化療、門靜脈化療等方式。肝癌對化療藥物敏感性較低,全身化療效果較差,幾乎沒有一個單藥或者聯合方案的有效率可以超過20%。 6.靶向治療 靶向治療,是在細胞分子水平上,針對已經明確的致癌位點(該位點可以是腫瘤細胞內部的一個蛋白分子,也可以是一個基因片段),來設計相應的治療藥物,藥物進入體內會特意地選擇致癌位點來相結合發生作用,使腫瘤細胞特異性死亡,而不會波及腫瘤周圍的正常組織細胞。 目前用于肝癌靶向治療的藥物主要有樂伐替尼(Lenvatinib,Lenvima)和索拉非尼(多吉美,Sorafenib,Nexavar)。 7.生物免疫治療 肝癌的生物治療包括免疫增強藥物、細胞因子、腫瘤疫苗、基因治療和生物化療等,種類繁多。目前有些生物技術尚處于研發和實驗階段,標準不一,療效尚不確定。 8.中醫藥治療 目前中醫藥在肝癌各期治療中均有療效。它既可作為中、晚期(特別是晚期不宜化療者)肝癌病人的主要治療方法,又可作為手術、放療、化療的輔助治療,以提高療效,減輕毒副反應,提高生存質量。 臨床試驗表明,中醫治療肝癌,能迅速改善肝癌的癥狀如肝痛、發熱、腹脹、腹水等,還能有效地控制腫瘤的生長,且無毒副作用。 海得康發掘國際新藥動態,為國內患者提供全球已上市藥品的咨詢服務,如丙肝新藥印度吉三代、肝癌新藥印度多吉美、PD-1、PD-L1、肺癌AZD9291等,幫助國內患者選擇更新更有效的治療藥物和手段,更多藥品信息及購藥渠道,詳詢:400-001-9763,010-67385800,微信:headkonhdk m.jwxr.com.cn |
|
|